徐州泉山:厚植“城市管家”内涵 助力营商环境升级

徐州泉山:厚植“城市管家”内涵 助力营商环境升级

中国江苏网4月24日徐州讯 今年以来,徐州市泉山区城管系统以服务企业、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、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入手,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,拉高标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,下足绣花功夫,不断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,以良好的城市面貌助力泉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

创新店招服务 提升审批效能。今年春节刚过,翟山街道居民张女士就忙着张罗童装店开张的事。在了解到为店铺设置店招的相关流程后,她来到泉山区城管局城管服务窗口,发现所需的审核材料比自己事先打听到的减了30%,从材料提交到审核发证,原本需要5个工作日办结的流程,现在只要10分钟便搞定,“流程简洁、时间也短,一点儿也不耽误开业,真是方便快捷!”张女士高兴地说。违规设置店招存在安全隐患,强化店招店牌管理工作,提升店招服务和管理水平,守护百姓“头顶安全”,是近年来泉山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。为此,泉山区城管局打破传统思维,大胆改革创新,推行店招设置协办服务制度,对商家、企业需要设置店招的,执法人员提前介入走访,提醒服务,主动为商家、企业说清楚、讲明白审批流程、设置条件及相关要求等,以贴心的服务赢得赞誉。

“推行店招服务是我局助企纾困解难、优化营商环境,推动服务升级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城市治理的数字化、精细化,实现了店招设置的规范化管理、常态化服务,极大便利了企业商户店招店牌的设置,有效促进城市管理高质量、高效能发展。”泉山区城管局局长李永峰说。

服务管理升级“市容”“繁荣”同频。“我经历了三次便民服务车的迭代更新。和前两代相比,第三代的‘五小’便民服务车不管是材质、车体大小还是内部空间都有了很大提升。”市民李井武在王陵路培正巷靠修车、配钥匙摆摊营生,至今已有三十余年。谈及第三代的“五小”便民服务车,他赞誉有加。据悉,市城管局于2015年统一设计并投入使用了第二代“五小”便民服务车。多年过去,在充分摸排经营者的体验感后,为进一步提升车体的实用性,泉山区城管局投资近30万元打造第三代“五小”便民服务车,共设置点位156个,去年下半年完成点位规范经营区域划线工作后陆续更换,于今年2月更换完毕。

“我们合理规划疏导点,引导流动摊贩进入市场,通过增加‘五小’便民服务点和升级便民服务车,既满足了商家的经营需求又改善了市容市貌,在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时,城市活力和繁荣度进一步增强。”李永峰说。

优化法治环境 彰显管理温度。杨家巷项目总建筑面积98000平方米,地处市中心,是市城建重点工程也是市中心商业圈西北地块项目的配套项目。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推进,泉山区城管局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帮忙寻找回填土。同时,针对企业寻找好的运输公司的诉求,为其联系资质好信誉佳的运输企业。“泉山区城管局主动帮助我们办理渣土运输手续,加快审批进程,缩短审批时间,解决施工企业渣土外运的难题。”杨家巷项目工地负责人刘正广感动地说,“他们深入企业了解情况,及时梳理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,形成问题清单,逐项抓好落实,指导我们做好建筑垃圾、渣土、环保等各项工作。”实施“轻微免罚”制度,对市场主体发生的情节轻微、纠正及时、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等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,是泉山城管部门近年来转变工作作风做好行政执法保障的亮点之一。清单包含免罚事由38项,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1项。去年至今,处理各类涉企轻微免罚违法行为300余件。

在全区城管系统内全面推行“721”工作法,即让70%的问题用服务解决,20%的问题用管理解决,10%的问题用执法解决。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,对行政执法队伍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此,泉山区城管局把队伍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原生动力,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,深入落实“三不六禁四做到”工作纪律,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。(泉轩)

本文原作者为,原文网址为,转载请注明出处!如该文有不妥之处,请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合作~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